眼看着 2017 还剩下了最后 7 天,我也是时候写一篇年终总结了。当我开始坐下来思考写点什么内容的时候,我发现其实还是有很多可以来给大家絮叨一下的东西的。

这篇文章主要从:生活、应用、硬件、工作这几个方面来讲。

生活

2017 年 4 月我离开珠海来到深圳,从一个熟悉并且喜欢的环境到了一个我不喜欢也不熟悉的环境,我是有一点不适应的。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, 我是一个「习惯导向」的人,比如,我习惯了夜里写作、习惯了一个人半夜出去闲荡、甚至我在公司上厕所我都习惯了只去那一个坑位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突变让我有一些不适应,但又不得不适应。当时我在想,既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,不如我也去做一些改变吧。

我在写这个公众号的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说过,上一份工作,我是一个内容生产者,但是我自己在产出方面做得不够,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,写公众号,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。(自我介绍)

如果从数据上来看我的公众号,是很失败的,因为我并没有获得很多的分析,目前的粉丝数量也才一百多人。但是,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,我觉得是非常欣慰的,至少,这些粉丝都是我一篇一篇文章「赚」来的,每一篇文章都是我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。(这里,请允许我用「赚」这个字,因为我非常珍惜我的每一个粉丝,感谢你们)

我以前也说过一句话:「我是真的睡不着」。

现在,我要说另外一句话:「现在,我睡得很好」。不只是睡得很好,现在每天早起,让我真的感觉活过来了。当然,这和良好的居住环境是分不开的。(租房+早起)

我想大家都知道「时间管理」这个概念,但我现在更愿意用「精力管理」这个概念来讲述我自己的变化。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,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,工作效率最高,当精力开始下降的时候,做一些不怎么费脑子的事情,比如看剧、看书。这样也许比你用冷冰冰的时间刻度去管理你自己要「舒服」得多。

当然啦,生活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,下面说说我自己这一年在生活上比较糟糕的地方。

首先是财务状况。

我在 2017 年的财务状况用「糟糕透顶」这个词来形容真是再合适不过了。我现在的工资对比在珠海的时候有大幅度的提升,但是我却成为了一名真正的「月光族」,关于这一点我正在反思,并且计划在 2018 年严格管控自己的财务情况,以后专门写文章详聊。

其次是身体状况。

总体来说,比在珠海的时候好,表现为现在颈椎病发作的次数应该是以月为单位,发作的时候一般都是前一(几)晚没有休息好导致的。我觉得张扬老爸对他说得一句话很好,这里再说一次:**生病时对你过去生活状态的否定。**希望大家善待自己,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,嗯,努力减肥!(站立办公)

最后是人际关系。

上周安妮来深圳了,时隔一年半我们见了一面,我说,如果我们在不见面,就真的从现实中的朋友变成了「网友」了。她说,来深圳最大的感觉是,我觉得你很孤独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孤独,以前的你对很多事情都是有兴趣的,但是现在对很多事情都冷漠了,包括魅族,很心疼你。我的外婆也说过相似的话。

都说社会是一个大熔炉,大家都在里面慢慢炼着,谁也不知道谁会炼成什么样。当她说完这句话以后,我发了一条推特:

一个人久了好像确实无法感知到自己的状态。一旦出现某种偏好,就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,并且自己很难发现。

可能现在的我就处于这样的一种状态中,自以为还不错,实际上却让自己对人脉关系的维系越来越淡,甚至懒得去打理,才让人觉得很冷漠吧。

本来应该是报喜不报忧的,既然是年终盘点,直说好事儿不说坏事儿,未免有点太假了,所以也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。

应用

我大致算了一下,这两年在购买正版应用上所花费的钱应该是可以购买一台 iPhone X 的。算是完成了我电脑上 95% 以上软件的正版化。2018 年的目标是全面完成正版化。

我心中的年度最佳应用:Ulysses 、 Google 全家桶、Telegram

Ulysses 我已经用了两年半了,即便几个月前它作死改成了订阅制,我也骂过它无数回,但是最终我还是订阅了它,说它是目前 Mac 和 iOS 平台最好用的 Markdown 编辑器一点都不为过。

这里废话一句,如果你不是非要用 Word 这种「重量级」工具去编辑排版的话,我建议你一定去花五分钟学一学 Markdown 。

Google ,这里不解释了。但有一句话我还是要唠叨唠叨:「多用 Google」。

Telegram 是国内无法正常使用的即时通讯工具。微信在聊天功能上体验和它的差距相差了几百个阿里巴巴。

应用购买心得:

**买哪些?**购物这件事情,我觉得还是要以需求为导向。你在犹豫的,那就不要买了;你觉得好看想买的,也不要买了;正真应该买的事那些你经常需要用到的,并且对你的效率有明显帮助的 app。

研究 app 很浪费时间讲到这里的时候,我又要提到一个我不太喜欢的标签:「伸手党」;在所谓的 Power User 圈子里面,他们很鄙视使用 Power User 提供的现成方案的人。

虽然我不赞同以盗取为目的的「伸手」,但是我赞同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伸手。举个例子,Mac 平台上很多优秀的效率工具都是英文的,并且他们的自定义程度很高,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,虽然查词典很方便,但是这样无疑是提高了它的使用门槛,而我只是为了解决一个使用频率不怎么高的需求而已,花费太多精力去研究好像有点得不偿失了。

我是一名产品经理,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开发 app 的工作中,尽可能让它能够更加好用,交互逻辑更加自然。所以对于我个人来说研究 app 占用再多时间都不存在浪费一说。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选择最便捷的解决方案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
**要不要安利 app ?**以前的我会经常和同事讲一些操作系统的用法或者推荐一些好用的 app ,但是我发现效果并不好,他们好像并不怎么感兴趣。后来我就不再去做什么推荐了,一切随缘。一方面是消费观念不一样,让用惯了盗版的人去使用正版,和戒白粉感觉没有什么区别;另一方面是,适合我的,不一定适合他们。

**工作流真的有必要吗?**我觉得非常有必要,之所以制定工作流,是因为我们会经常用到,花费一次的时间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,对于以后的效率提升是巨大的。超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,信息时代,能够让机器去做的事情,一定不要去浪费人力。有例子吗?当然有,比如:我在公众号排版只要一秒钟(不算上传图片),并且不需要预览,格式不会出现任何错误。

硬件

今年买到的一些硬件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几款产品。


(桌面 V1.1 版本,改天找时间更新)

iMac 27寸 5K 屏:一句话描述,买显示器送电脑。(你可以看看市面上 5K 显示器和这台电脑的价格对比)

Dell P2415Q 4K 显示器:除了外观不怎么好看以外,真是性价比极高的一款 4K 显示器。

Kindle Oasis 2017:关于阅读,眼睛的感受最重要,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的脚步比任何时候都要走得快,买它,是想要保护眼睛,同时也让自己能够在看书的时候慢下来。

**AirPods **: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,非常棒,谁用谁知道。

坚果 Pro:让我成为了一名锤粉,软硬件都非常给力。为老罗疯狂打打电话!

硬件购买心得

明天属性:具有明天属性的产品是用过就再也回不去的东西。比如高分屏、比如无线耳机、比如电动牙刷。这些东西无疑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你的生活品质,改变了你的追求。目前在公司使用的是一款 Dell U2515 2K 显示器,我不止一次吐槽它很渣,并且价格比 P2415Q 还贵,你看吧,「曾经沧海难为水」就是这么个道理吧。

提升效率:上次和「修电脑的哲学家」(我的一个朋友,P2415Q 就是他安利的)聊天的时候,他吐槽自己隔壁组坐数据分析的同事,公司明确说明不给员工配发显示器,他们自己天天吐槽公司不给配,却又不会自己去买一个,这个东西对于数据分析的效率提升非常大呀,而且即便以后卖掉,也不存在亏本的道理呀。
看吧,这就是想法不一样,在提升效率这件事情上,我和他有一样的想法,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公司的,只能对效率有帮助,都值得投资。

少看测评:前些年不是流行一句话嘛:「看过那么多鸡汤,依旧过不好这一生」;看测评也是一个道理。是驴子是马,拉出来遛一遛就知道,想买硬件,用条件的就去体验一下再决定,千万不要因为炫酷的体验视频而埋单,除非你是大傻子。

工作

转产品 7 个月了,除了上线了几个页面以外,也已经「做死」了一款产品了。当然啦,这个并不是我的锅,从我接手这款产品开始,我就一直无法回答这三个问题:

我们的产品形态是怎样的?
我们的目标用户是哪些?
产品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?

大概半个月前,它被老板叫停,我也一点都不意外。

P.S. 目前正在负责一个 Android app 项目。

说来其实很巧耶,我在公司当了十几面试官,好像大多数都是面试的妹子,但我依旧单身,哈哈哈哈(苦笑)。

XMind 是我的第二份工作,这一份工作让我对于公司运营和产品策略上有了更多的了解,特别是创业公司,改天专门写一篇文章聊一聊。

最后

所有都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,2017 这趟车已经快要到站了,2018 即将发车,愿你我都能在不焦虑中成长。还是那句老话:苟富贵,勿相忘~